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释怀琏北宋 1009 — 10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9—1090 【介绍】: 僧。
漳州龙溪人俗姓陈字器之
工诗。
尝住明州育王山
仁宗皇祐中,召对称旨,赐号大觉禅师,住持京师净因院。
一时显宦名流,争与缔交。
英宗治平中,乞归,渡江入四明郡守迎住天童,建大阁曰宸奎,苏轼为撰碑。
全宋诗
释怀琏俗姓陈字器之小字泗州人称琏三生漳州(今属福建)人。
初师事南昌石门澄禅师,为青原下十世。
后为庐山讷禅师掌书记
仁宗皇祐二年(一○五○)诏住东京十方净因禅院赐号大觉禅师
英宗治平中乞还山,归老于浙江四明阿育王广利寺
四明人为建宸奎阁,藏仁宗所赐诗颂,苏轼为之记。
年八十馀卒。
禅林僧宝传》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一五有传。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九三○
怀琏一○○九——一○九○),字器之漳州龙溪(今福建漳州)陈氏子。
少年为僧,长参泐潭澄得法。
复依圆通讷,为其记室
又曾住衡岳三生藏有年,丛林称之为琏三生
皇祐中,住庐山,诏住京师十方净因禅院,召对化成殿,赐号大觉禅师
治平三年乞归,少留于金山西湖,而入四明阿育王广利寺
后建大阁曰宸奎,藏历代皇帝所赐御札什物。
元祐五年卒,年八十二。
苏轼《宸奎阁碑》,《五灯会元》卷一五,《释氏稽古略》,《释氏资鉴》卷九。
禅师名怀琏
字器之
漳州陈氏子也。
初其母祷于泗州僧伽像。
求得之。
故其小字泗州
幼有远韵。
聪慧绝人。
长为沙门
工翰墨声称甚著。
游方爱衡岳胜绝。
馆于三生藏有年。
丛林号琏三生
南昌石门澄禅师者。
五祖戒公之嫡子也。
往拜谒。
师事之十馀年。
去游庐山圆通。
掌书记讷禅师所。
皇祐二年正月
有诏。
京师十方净因禅院
二月十九日
召对化成殿。
问佛法大意。
奏对称旨。
赐号大觉禅师
斋毕传宣。
效南方禅林仪范。
开堂演法。
又宣左街副僧录
慈云大师清满
启白倡曰。
帝苑春回。
皇家会启。
万乘既临于舜殿。
两街获奉于尧眉。
爰当和煦之辰。
正是阐扬之日。
宣谈祖道。
上副宸衷。
问答罢乃曰。
古佛堂中曾无异说。
流通句内诚有多谈。
得之者妙用无亏。
失之者触途成滞。
所以溪山云月。
处处同风。
水鸟树林。
头头显道
若向迦叶门下。
直得尧风荡荡。
舜日高明。
野老讴歌。
渔人鼓舞。
当此之时。
纯乐无为之化。
焉知有恁么事。
皇情大悦。
问答诗颂。
书以赐之。
凡十有七篇。
至和中
上书献偈。
乞归老山中。
偈曰。
千簇云山万壑流。
归心终老此峰头。
馀生愿祝无疆寿。
一炷清香石楼 上曰。
山即如如体也。
将安归乎。
不许。
修撰孙觉莘老
书问宗教
答之书。
其略曰。
妙道之意。
圣人尝寓之于易。
至周衰先王之法坏。
礼义亡。
然后奇言异术。
间出而乱俗。
迨我释迦入中土。
醇以第一义示人。
而始末设为慈悲。
以化众生。
亦所以趣时也。
自生民以来。
淳朴未散。
则三皇之教简而素也。
及情窦日凿。
则五帝之教详而文也。
时与世异。
情随日迁。
故三王之教密而严秋也。
商周之诰誓。
后世学者。
有所难晓。
彼当时人民。
听之而不违。
则俗与今如何也。
及其弊而为秦汉也。
则无所不至。
而天下有不忍愿闻者。
于是我佛如来。
一推之以性命之理。
教之以慈悲之行也。
天有四时循环。
以生成万物。
而圣人之教。
迭相扶持。
以化成天下。
亦犹是而已矣。
至其极也。
皆不能无弊。
弊迹也。
道则一耳。
要当有圣贤者。
世起而救之也。
自秦汉至今。
千有馀岁。
风俗靡靡愈薄。
圣人之教裂而鼎立。
互相诋訾。
不知所从。
大道寥寥莫知返。
良可叹也。
虽以出世法度人。
而持律严甚。
上尝赐以龙脑钵盂。
使者焚之曰。
吾法以坏色衣。
以瓦钵食。
此钵非法。
使者归奏 上嘉叹久之。
居虔服玩。
可以化宝坊也。
而皆不为。
独于都城之西。
为精舍。
容百许人而已。
有晓舜禅师
栖贤
郡吏临以事民其衣。
走依
馆于正寝。
而处偏室。
执弟子礼。
甚恭。
王公贵人来候者。
皆怪之。
具以实对曰。
吾少尝问道于
今其不幸。
其可以像服。
二吾心哉。
闻者叹服 仁庙知之。
再落发。
仍居栖贤寺
治平中
再乞还山坚甚 英宗皇帝留之不可。
诏许自便。
既渡江。
少留于金山西湖
遂归老于四明育王山广利寺
四明之人。
相与出力。
建大阁藏所赐诗颂。
榜之曰宸奎。
翰林学土兼侍读端明殿学士苏轼
为之记。
京师始建宝文阁
诏取其副本藏焉。
归山二十馀年。
年八十二。
无疾而化。
赞曰。
琏公生长于寒乡。
栖迟于荒远。
钵饭布衲
若将终身。
一旦道契 主上。
名落天下。
而能焚龙脑。
让正寝。
非其素所畜养。
大过于人者。
何以至是哉。
至于与士大夫论宗教
则指物连类。
折之以至理。
使其泮然无疑。
则亦知为比丘之大体者欤。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守端北宋 1025 — 10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5—1072 【介绍】: 僧。
衡州人
俗姓葛
少工翰墨,年冠依茶陵郁山主得度。
参杨岐、方会禅师,遂嗣法席。
舒州白云寺
胆略精壮,学人敬而畏之。
全宋诗
释守端一○二五~一○七二),俗姓葛衡阳(今属湖南)人。
幼事翰墨,及冠依茶陵郁禅师,后住舒州白云寺,为南岳下十二世,杨歧会禅师法嗣。
神宗熙宁五年卒,年四十八。
五灯会元》卷一九、《禅林僧宝传》卷二八有传。
今录诗十五首。
全宋文·卷一五二七
守端一○二五——一○七二),俗姓葛衡阳(今湖南衡阳)人。
幼事翰墨,及长,依茶陵郁禅师得度,后参临济宗大师杨歧方会,遂嗣法席。
嘉祐中浔阳能仁寺,后住舒州白云寺
熙宁五年卒,年四十八。
其弟子编录有《白云守端禅师广录》四卷(存)、《白云守端禅师语录》二卷(存)。
见《禅林僧宝传》卷二八,《释氏疑年录》卷七等。
禅师名守端
衡州葛氏(或云周氏)。
幼工翰墨。
不喜处俗。
茶陵郁公剃发。
年二十馀。
颙禅师(或鹏禅师)。
殁。
公嗣居焉。
一见奇之。
每与语终夕。
一日忽问。
上人受业师。
曰。
茶陵郁和尚
曰。
吾闻其过溪有省。
作偈甚奇。
能记之否。
即诵曰。
我有神珠一颗。
日夜被尘羁锁(或云常被尘劳羁锁)。
今朝尘尽光生。
照破青山万朵。
会大笑起去。
愕视左右。
通夕不寐。
明日求入室。
咨询其事。
时方岁旦
会曰。
汝见昨日作夜狐者乎。
曰。
见之。
会曰。
汝一筹不及渠。
又大骇。
曰何谓也。
会曰。
渠爱人笑。
汝怕人笑。
于是大悟
于言下辞去遍游。
庐山圆通讷禅师
见之自以为不及。
举住江州承天。
名声爆耀。
又让圆通以居之。
而自处东堂。
端时年二十八。
自以前辈让善丛林。
责己甚重。
故敬严临众。
以公灭私。
于是宗风大振。
未几讷公厌闲寂。
郡守至。
自陈客情。
太守恻然目
笑唯唯而已。
明日升座曰。
昔法眼禅师
有偈曰。
难难难。
是遣情难。
情尽圆明一颗寒。
方便遣情犹不是。
更除方便太无
大众且道。
情作么生遣。
喝一喝下座。
负包去。
一众大惊。
挽之不可。
遂渡江。
夏于五祖之闲房。
舒州小刹。
号法华
住持者如笼中鸟。
不忘飞去。
舒守闻高风。
欲以观其人。
移文请以居之。
欣然杖策来。
衲子至无所容。
士大夫贤之。
迁居白云海会。
升座顾视曰。
鼓声未击已前。
山僧未登座之际。
好个古佛样子。
若人向此荐得。
可谓古释迦不前。
今弥勒不后。
更听三寸舌头上。
带出来底。
早已参差。
须有辩参差
方救得完全。
有么。
乃曰。
更与汝老婆。
开口时。
末上一句正道著。
举步时末上一步。
正踏著。
为什么鼻孔不正。
为寻常见鼻孔顽了。
所以不肯发心。
今日劝诸人。
发却去。
良久曰一。
便下座。
其门风峻拔如此。
僧请问。
慧超问法
如何是佛。
曰汝是慧超
作偈。
示之曰。
一文大光钱。
买得个油糍。
吃放肚里了。
当下便不饥。
又问。
僧问云门。
如何是透法身句。
曰。
北斗里藏身。
又作偈曰。
九衢公子游花惯。
未第贫儒感慨多。
冷地看他人富贵。
等闲无耐幞头何。
赞曰。
杨岐天纵神悟
善入游戏三昧。
喜勘验衲子
有古尊宿之遗风。
庆历以来。
号称宗师。
而白云妙年俊辩。
胆气精锐。
克肖前懿。
至于应世。
则唾涕名位。
说法则荡除知见。
乃又逸格。
如大沩之有寂子。
玄沙之有琛公。
临济法道未甚寂寥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了元北宋 1032 — 10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2—1098 【介绍】: 僧。
饶州浮梁人
俗姓林字觉老号佛印
云门偃公五世法裔。
博通中外,工书能诗,尤善言辩。
神宗元丰中镇江金山寺,与苏轼黄庭坚等均有交游。
有语录行世。
全宋文·卷一七三九
了元一○三二——一○九八),字觉老号佛印
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林氏。
幼业儒,后尽捐旧学,白父母出家。
庐山,后嗣江州承天法席,移淮山之斗方,庐山之开先、归宗,丹阳金山焦山江西之大仰,又四住云居,凡四十年。
苏轼久与之游。
元符元年卒,年六十七。
见《禅林僧宝传》卷二九。
禅师名了元
字觉老
饶州浮梁林氏。
世业儒。
父祖皆不仕。
元生三岁。
琅琅诵论语。
诸家诗。
五岁诵三千首。
既长从师授五经。
略通大义去。
读首楞严经。
竹林寺
爱之尽捐旧学。
白父母。
求出家度生死。
宝积寺沙门日用
试法华。
受具足戒。
庐山
谒开先暹道者
暹自负其号。
海上横行。
俯视后进。
与问答捷给。
暹大称赏。
以为真英灵衲子也。
时年十九。
已而又谒圆通讷禅师
惊其翰墨曰。
骨格已似雪窦。
后来之俊也。
书记怀琏
方应 诏而西。
元嗣之职。
江州承天法席虚。
又以当迁。
郡将见而少之。
曰。
齿少而德壮。
虽万耆衲。
不可折也。
于是说法。
为开先之嗣。
时年二十八。
自其始住承天
移淮山之斗方。
庐山之开先归宗。
丹阳金山焦山
江西之大仰。
又四住云居
凡四十年之间。
德化缁白。
名闻幼稚。
缙绅之贤者。
多与之游。
苏东坡黄州
庐山对岸。
元居归宗。
詶酢妙句。
与烟云争丽。
及其在金山
东坡得释还吴中
丹阳
以书抵曰。
不必出山。
当学赵州上等接人。
得书径来。
东坡迎笑问之。
以偈为献(或作戏)曰。
赵州当日少谦光
不出三门赵王
争似金山无量相。
大千都是一禅床。
东坡抚掌称善。
东坡尝访弟子由于高安
将至之夕。
子由洞山真净文禅师
圣寿聪禅师
连床夜语三鼓矣。
真净忽惊觉曰。
偶梦吾等谒五祖戒禅师
不思而梦。
何祥耶。
子由聪公
曰。
吾方梦见戒禅师
于是起。
品坐笑曰。
梦乃有同者乎。
俄报东坡已至奉新
子由𢹂两衲。
候于城南建山寺。
有顷东坡至。
理梦事问。
戒公生何所。
曰陕右。
东坡曰。
十馀岁时。
时梦身是僧。
往来陕西
又问。
状奚若。
曰。
失一目。
东坡曰。
先妣方娠。
梦僧至门。
瘠而眇。
又问终何所。
高安大愚
今五十年。
东坡时年四十九。
后与真净书。
其略曰。
戒和尚不识人嫌。
强颜复出。
亦可笑矣。
既是法契(或云法器)。
愿痛加磨励。
使还旧观。
自是常著衲衣。
以裙赠之。
东坡酬以玉带。
有偈曰。
病骨难堪玉带围。
钝根仍落箭锋机。
会当乞食歌姬院。
夺得云山旧衲衣。
又曰。
此带阅人如传舍。
流传到我亦悠哉。
锦袍错落尤相称。
乞与佯狂老万回。
所居方丈。
特高名妙高台
东坡又作诗曰。
我欲乘飞车。
东访赤松子
蓬莱不可到。
弱水三万里。
不如金山去。
清风半帆耳。
中有妙高台
云峰自孤起。
仰观初无路。
谁信平如砥。
台中老比丘
碧眼照窗几。
巉巉玉为骨。
凛凛霜入齿。
机锋不可触。
千偈如翻水。
何须寻德云。
只此比丘是。
长生未暇学。
请学长不死。
太子少保张公方平安道
滁州日。
琅琊山藏院。
呼梯梯梁。
得木匣发之。
忽悟前身。
盖知藏僧也。
写楞伽经。
未终而化。
安道续书残轴。
笔迹宛然如昔。
号二生经
安道欲刻以印施四方。
东坡曰。
此经在他人。
犹为希世之瑞。
况于公乎。
请家藏为子孙无穷之福。
东坡代书之。
镂板金山
时士大夫。
欧阳文忠公为古文。
公佐韩子
诋我以原性。
性者与生俱生之论。
为铨量。
故以是劝之。
又尝谓众曰。
昔云门说法如云雨。
绝不喜人记录其语。
见必骂逐曰。
汝口不用。
反记吾语。
异时裨贩我去。
今室中对机录。
皆香林明教以纸为衣。
随所闻即书之。
后世学者。
渔猎文字语言。
正如吹网欲满。
愚即狂。
时江浙丛林。
尚以文字为禅。
谓之请益。
以是讽之。
高丽僧统义天
航海至明州
传云。
义天弃王者位出家。
上疏乞遍历丛林。
问法受道。
有诏朝奉郎杨杰次公
馆伴所经。
吴中诸刹。
皆迎饯如王臣礼。
金山
床坐。
纳其大展。
次公惊问故。
曰。
义天亦异国僧耳
僧至丛林。
规绳如是。
不可易也。
众姓出家。
同名释子。
自非买崔卢。
以门阀相高。
安问贵种。
次公曰。
卑之少徇时宜。
求异诸方。
亦岂觉老心哉。
曰。
不然。
屈道随俗。
诸方先失一只眼。
何以示华夏师法乎。
朝廷闻之。
为知大体。
观文殿学士王公韶子淳
出守南昌
自以久帅西塞。
滥杀罚。
留神空宗。
祈妙语。
以藻雪之。
而元适至。
子淳请说法于上蓝
炷香曰。
此香为杀人不眨眼上将军
立地成佛大居士
一众哗曰善。
子淳亦悠然意消。
源清禅师在众时。
厕云居法席。
痛自韬晦。
而声名自然在人口。
升座。
举以为堂中第一座。
丛林服其公。
清公
如感铁面哲真如
百丈肃。
山简
所赏识也。
李公麟伯时
写照。
曰。
必为我作笑状。
自为赞曰。
李公天上石麒麟
传得云居道者真。
不为拈花明大事。
等闲开口笑何人。
泥牛漫向风前嗅。
枯木无端雪里春。
对现堂堂俱不识。
太平时代自由身。
元符元年正月初四日
听客语有会其心者。
轩渠一笑而化。
其令𦘕笑状。
而赞之。
苟然也。
阅世六十有七。
坐五十有二
骨面而秀
临事无凝滞。
过眼水流云散。
其为人服义疾恶。
初举感铁面。
嗣承天。
感曰。
使典粥饭。
供十方僧。
可也。
欲继嗣。
慈感已有师。
元奇之。
又举宣长老甘露
宣后卖
白于官曰。
宣演法未有宗旨。
乞改正。
宣竟以是遭逐。
杨次公曰。
牵牛蹊人之田。
而夺之牛也。
不恤。
尝游京师
曹王
王以其名。
奏之神考
赐磨衲。
号佛印
东坡滑稽于翰墨。
戏为之赞。
世喜传。
故并记之。
赞曰。
佛印种性从横。
慧辨敏速。
新生驹。
不受控勒。
盖其材足以御侮。
观其临事。
护法之心深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顺
顺公
西蜀人
有远识。
为人勤劬。
丛林后进。
皆母德之。
得法于老黄龙。
初出蜀。
圆通讷偕行。
已又与大觉琏游甚久。
有赞其像者曰。
偕行。
偕处。
得法于南。
为南长子。
然缘薄。
所居皆远方小刹。
学者过其门莫能识。
师亦超然自乐。
视世境如飞埃过目。
寿八十馀。
坐脱于香城山
颜貌如生。
平生与潘延之善。
将终。
使人要之叙别。
延之至。
师已去矣。
其示众多为偈。
皆德言也。
有偈曰。
夏日人人把扇摇。
冬来以炭满炉烧。
若能于此全知晓。
尘劫无明当下消。
又作赵州勘婆偈曰。
赵州问路。
婆子答云直与去么。
皆言勘破老婆。
婆子无你雪处。
又作黄龙三关颂曰。
长江云散水滔滔。
忽尔狂风浪便高。
不识渔家玄妙意。
偏于浪里飐风涛。
又曰。
南海波斯入大唐
有人别宝便商量。
或时遇贱或时贵。
日到西峰影渐长。
又曰。
龙老和尚
有个生缘语。
山僧承嗣伊。
今日为君举。
为君举猫儿。
偏解捉老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